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教授的一句玩笑话,如今却使印度陷入了焦虑之中。
最近,我国高志凯教授在与印度电视台主持人的连线中,为了论证“麦克·马洪线”这一边界归属在英国殖民时期的主张到底是多么的不合理,他开玩笑说:“如果我们以恒河为界来划分中印边界,你们也不愿意”。这一幽默的言辞瞬间在国内引起了广泛讨论,许多中国网友开始称这个以恒河为边界的提案为“高志凯线”,并戏称这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可以说,原本这只是中国网友们随口开的一个玩笑,但现在这条信息已经传到了印度,对方的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换句话说,中国在处理边境争端的时候,往往会注重历史的考量。对此,我认为印度媒体的反应不免有些自相矛盾,甚至可以说这实际上是在为中国的观点做宣传。
展开剩余59%边境争端本质上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自然需要对历史进行认真考究。当然,这也恰恰体现了印度对国界线主张的脆弱,因为它根本经不起历史的考量。更有趣的是,印度媒体对于“高志凯线”发表了一番评论,认为这一提议表明北京不愿意正面解决争端,反而企图引导历史修正主义以转移注意力,并以攻击性的言辞对邻国进行挑衅,这显然不是一个寻求和平或和解的国家应有的姿态。这样的话,其实可以毫不留情地反驳回去,正好送给印度政府。
然而,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印媒提到的结论: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些评论和支持都表明中国对印度领土主张的态度日益强硬,甚至可能会开启新的冲突之线。我不禁要问,为何印度的媒体会如此关注高志凯教授的言论?显然,他们真的是担心水深火热,甚至担心可能会沦陷到恒河。中国网友们的人气梗引起了印度如此严肃的反应,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保卫恒河的紧张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对“高志凯线”的反应愈加激烈,反而证明了中国的舆论宣传策略确实击中了要害。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被对方设下的“舆论陷阱”牵着鼻子走,试图在对方的框架内证明他们的观点有多么不合理。然而,我们却忽视了,敌方并无意于讲求理智。
这件事提醒了我们,对于像印度这些喜欢玩弄舆论陷阱的“流氓国家”,与之交往时不能总是按常理出牌。就像“高志凯线”,实际上是一种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的策略,你以殖民历史为刀,我便以相同的逻辑回击,让你意识到这一逻辑的荒谬之处。
网友们的看法是正确的:解决国际争端,最终依然是实力在说话。如今印度媒体如此在意这样的一个梗,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在绝对实力面前,花里胡哨的舆论把戏根本无济于事。与其和他们纠缠于理屈之辩,不如明确态度:边界问题可以谈,但若试图依靠歪理占便宜,那就没得谈了。
发布于:天津市十大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