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大校内论坛上
出现了一篇来自大洋彼岸的帖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5届毕业生
目前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冉兆含
向北大学一食堂的师傅询问
能否传授襄阳牛肉和熟食窗口的菜谱
以便她在留学生活中尝试自己烹饪
以下是原贴文
尊敬的食堂监督员、食堂经理、其他工作人员:
您好!我是2025届的毕业生,现在在国外留学,看到餐饮中心发布的《想念北大的饭菜》推送后,非常想念学一食堂的饭菜,因此冒味询问是否方便告知学一熟食窗口料汁的配方和襄阳牛肉面汤底的配方。学一食堂对我有特殊的意义,她早餐有美味汤面和热情师傅,正餐有物美价廉的家常菜,我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常常去学一;而在学一食堂的饭菜中,熟食窗口和襄阳牛肉面是我格外怀念的,因此非常希望能自己动手在他乡复刻熟悉的味道。
我在在读期间曾经看到贵版有人询问勺园黄焖鸡配方并得到了回复,因此抱着希望来尝试询问一下;当然如果配方不方便公开,我也非常理解。
展开剩余89%感谢。
△来自异国他乡冉兆含(论坛名Rosieee)的提问帖
△来自“家”的回复❤️
发出提问时
虽然知道不一定会有回音
冉兆含心里还是不禁隐隐期待
还在燕园时,她最爱的
就是学一食堂的熟食与襄阳牛肉面
一口卤味的醇美鲜香
是她心头最思念的味道
她最终决定试着问一问
一道消息捎着思念通过网络远渡重洋
△Rosieee心心念念的襄阳牛肉面
学一食堂的文斌经理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浏览
校内外新闻
以便及时关注到
师生们对食堂新的诉求和期待
冉兆含的帖子其实第一时间是令他犯难的
食堂的特色菜品,是师傅们的看家本领
详细的制作方法与配方
一般不对外公开
“但是从北大食堂一直致力于
服务师生的理念出发
同学发帖表达了这方面的需求
我们非常感谢同学们的认可与喜爱
同学们在异国他乡求学
想念咱们燕园的菜品
咱们还是会想办法全力满足”
最终,学一食堂的师傅们
敲定了一份食谱进行回复
二
冉兆含与学一食堂的故事
贯穿着她在燕园的四年
这些物美价廉的窗口
是她四年中每个
“今天吃什么”之问
最好的答案
不仅仅是熟食窗口与襄阳牛肉面
早餐时鸡汤面窗口热情的师傅
午晚餐荤素搭配的套餐
那些用餐时光中温暖的瞬间
都成为了记忆中温馨的角落
△学一食堂外景
学一食堂是燕园每天
最为人声鼎沸的食堂之一
每日师生光顾络绎不绝
这都离不开师傅们背后的
悉心钻研与辛苦付出
冉兆含念念不忘的襄阳牛肉面
是在2020年5月由上一任
学一食堂经理张琨引入的
针对北大师生的口味进行了改良
逐渐成为今天有口皆碑的“明星菜品”
襄阳牛肉面多次蝉联校园十佳菜肴的榜首
这一碗看似平常的牛肉汤面
需要经过严格的标准化制作
舍得用料,精细执行
入口那一味鲜香醇厚
是师傅们无数次试验的心血所成
文斌来到学一食堂后
接续了一贯的的高标准、严要求
在他看来
食堂从不仅仅是一个用餐的空间
这里的温馨与温度
流淌在背后每一处微小的细节中
三
离开燕园,无论深处何方
独特的味蕾记忆
始终珍藏在每个北大人的心中
疫情期间
家园食堂三层的干煸仔鸡饭是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21届博士毕业生崔言
她日思夜想的牵挂
但反复寻找
她也没有找到相似的美味
于是,她辗转要到家园食堂
赵春月厨师长的联系方式
“在线”向厨师长请教制作干煸仔鸡饭的方法
赵厨录制了详细的视频教程
教授崔言制作方法
将鸡腿肉处理成什么大小才方便翻炒入味
在鸡块呈现什么状态时应当加入淀粉......
在视频画面切换至油炸鸡块这一步骤时
赵厨还贴心地配上了
“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戴手套”的字幕
崔言的第一次尝试并不算成功
赵厨也耐心地帮她分析原因
淀粉少了、要把鸡块炸酥脆再炒
油温要再高一点......
色香味俱全的仔鸡饭
细心录制的视频
还有家人般的“厨艺交流”
构成了崔言即便远行也难以忘却的北大记忆
对游子而言
北大食堂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温饱的地方
而变成了一处寄托浓厚思乡之情的精神居所
因疫情错过了毕业典礼的崔言
后来返校参加补办的毕业典礼时
也专程回到家园食堂,向赵厨道谢
△赵春月和崔言的故事
对每一个北大人而言
总有这样的一份“舌尖上的记忆”
它承载着过去青春的回忆
满足着当下的味蕾
也是一把开启燕园回忆的钥匙
燕园味道,亲切美味
是所有北大人心中
“家”的味道
就像曾经无数次
坐在食堂明亮而整洁的座椅上
被家常的烟火气环绕
从师傅们的手中接过菜肴
食物的热气裹着香气
饭菜温香,灯火可亲
↓更多燕园味道,请关注北大餐饮中心公众号↓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餐饮中心
文字 | 景璧辉、毛堃璇
图片 | 受访者提供、王子谦
排版 |曹畅笛
责编 |郭雅颂
<<左右栏目>>
发布于:北京市十大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